4月2日,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:7年来,陕西自贸试验区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,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,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、政府职能转变、开放通道建设、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等方面,大胆探索、勇于突破,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,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,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。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:
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,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。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、水利工程“不见面开标”和“电子保函”投标模式,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改革。高水平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,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。上线运营全国首个国际商事法律线上公共服务平台。设立人才投资基金,颁发我省首张外国人才创业工作证。建立西北地区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,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。
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,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。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,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——“舱单归并”新模式为企业节省90%以上通关费用,全国首个内陆港启运港退税政策为企业资金周转节省1个月时间,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52.5亿元。西安港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内陆中转枢纽陆海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陆海联动、多点协同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骨干网建设示范工程被命名为“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”。
深化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,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。高新功能区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,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2%。经开功能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。国际港务区功能区融资租赁企业占全省70%以上。空港功能区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50亿元。沣东功能区2023年服务贸易额达2.4亿美元。秦汉功能区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微生物测序中心。2023年,129家企业完成跨境电商项下进出口额89.41亿元,增长50%。
主动服务国家战略,着力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。陕西自贸试验区强化“丝路自贸”,做优“科创自贸”,做强“农业自贸”,提升丝绸之路大学联盟、“一带一路”职教联盟合作水平,持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。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建成投用,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大宗商品、木材等6个交易中心。在海外设立12个离岸创新中心等科技服务合作平台,出口技术3000余项,服务和技术交易额突破200亿元。